【天天新视野】潮评丨游客冒死打卡当地“一砸了之”,“试胆石”究竟试出了啥


(资料图片)

游客打卡视频截图(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网传河南安阳林州合涧镇石板沟村一处悬崖上的网红“试胆石”已经出现裂缝,但仍然有不少游客冒着生命危险攀爬上去拍照、拍视频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涉事地点位于河南安阳太行大峡谷内,所谓的“试胆石”是一块天然形成的悬空石板,下方是峭壁悬崖,被游客发现并传到网上后,成为“小众网红打卡点”。

事件引发多方关注后,合涧镇政府工作人员于4月10日表示,“试胆石”现场已设置禁止标志,但仍有不少游客选择无视警告,甚至出现更多人慕名而来。4月11日,合涧镇政府再次回应媒体,“试胆石”并非景点,现已将石头砸掉。

事件随着“试胆石”的消失而落幕,但是当地这样“一砸了之”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不听劝阻执意打卡的游客以及传播“试胆石”的平台是否都应该深思?

大自然气象万千,有着不少悬崖陡壁,它们的壮丽值得被人欣赏,但并非所有景点都需要游客拿出凯撒大帝那种“我来,我见,我征服”的气魄去打卡。诚然,成功抵达一些惊险的自然景点可以满足人们猎奇、探险、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但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是徒手攀岩、翼装飞行还是野外求生等项目都涉及到了专业的运动领域,它们背后所需的付出与有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不是普通游客可以承担的。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上“试胆石”非但没有证明胆量,反而是对自己与家人的一种不负责任。外出旅游还是应该敬畏自然与生命,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同时,“试胆石”缘何成为网红打卡点,甚至在出现裂缝后反而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而来”?这背后多少是因为一些平台的推波助澜。在笔者看来,宣传或打造网红景点都无可厚非,但是相关平台应尽到必要的提醒与审核义务。像无保护措施登上“试胆石”这样明显有极高风险的行为,平台应该及时对用户上传的相关视频、照片进行限制和提醒,严重的应删除下架相关作品,不能因为流量背后的商业利益而对潜在风险视而不见。只有这样,平台才算尽到了道德和法律义务,才是既对自然和生命敬畏又对诗和远方负责。

此外,当地政府对于“试胆石”进行砸毁处理,表面上看确实从根本上杜绝了风险,毕竟自此世上再无“试胆石”。但是如此“一砸了之”的处置方式是否真的妥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千万,总不能一出风险就遇山平山遇海填海吧?碰到难解之题应该想办法,而不是“把卷子撕了”。“试胆石”本就位于太行大峡谷景区内,将其封闭隔离并加固修复成一处景点相信并非不可能,做好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才是相关管理机构的应尽职责。

最后,笔者想说,美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征服的;旅游是去放松的,不是去送命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