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至,这份医生的养生秘笈请收好

今天(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沈倩提醒,在此时节应注意养阴生津,润肺健脾,早睡早起防“秋燥”。

“处暑是夏季到秋季的过渡性节气,此时暑气渐消,气温也较之前有所下降,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由于气阴不足,人们易出现口鼻眼干燥、咽干唇焦等燥热的症状,因此需要养阴生津。”沈倩介绍,处暑后养生重在防“秋燥”。

沈倩介绍,“燥咳”是秋燥的典型症状。“平时说话较多的职业人群,如老师、医生,易引起燥咳;还有一些肺脾肾都比较虚弱的老年人,也容易引起燥咳。燥咳以干咳为主,时间一长会累及肾脏,造成肺肾阴虚。”


【资料图】

处暑后的小毛病

1. 感冒咳嗽

燥邪伤肺脏,秋天,人体内一般都会有夏季带来的热毒,加上秋燥伤了肺的阴液,就很容易出现口干、口苦、便秘等,还有些人常感冒伴有咳嗽。

2. 鼻炎

入秋后,昼夜温差大,导致夏季未曾发作的鼻炎和咽炎侵扰抗体,出现咳嗽、咽干、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3. 哮喘

哮喘的发作常与气候骤变有关,秋天是高发季节。很多患者在夏季长时间使用空调,寒气易集聚在人体内,秋季转冷,外寒入侵,内外夹攻,原有的哮喘就会急性发作。

4. 皮肤干痒

处暑过后,干燥在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早晨起床时会觉得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便喝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

5. 心脑血管病

夏秋过渡时期,昼夜温差大,气温忽冷忽热,是心梗、脑梗发作的危险期。

6. 抑郁

秋天常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过于悲伤则易伤气,日久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易产生抑郁。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情志养生。

沈倩提醒,在此时节应调整睡眠,饮食重在滋润。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调养人体阳气,早起则能舒展肺气。在饮食方面,应该适当食用养阴润肺、清热去燥的食物,多喝水、多喝粥、多吃富含维生素且多汁的蔬菜和水果。”沈倩介绍,西红柿、黄瓜、白萝卜、茄子、土豆、葡萄、苹果、梨等果蔬,天冬、麦冬等中药都有益于养阴生津。

另外,沈倩提醒,常按足三里,能够调理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力。

穴位定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下三寸(四指并拢的宽度),把四指并拢放在外膝眼的下方,胫骨外一横指,贴着胫骨外缘放,点按有酸麻感。

按压方法:

1. 拇指按压法

坐姿双腿伸直,用拇指用力按压同侧的足三里穴,直至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同时配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拇指30~60次,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可重复4~5次。

2. 四指拍打法

取坐位,双脚着地,手指伸直,用并拢的四指拍打足三里穴50~60次,每日可重复7~8次。

3. 脚外踝按揉法

以最舒适的姿势坐好,先将一条腿伸直,用另一只脚外踝骨的突出部位轻轻按在左侧足三里穴上,力量由小到大进行按揉。每次按揉8~10分钟,每天3~4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赵 立、何郁柠(见习)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上观号作者:上海长宁

关键词:

上一篇:富临运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5.63%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门推荐